8月22日,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冠华在中院党组成员赵学军、鲁山县法院院长王宏伟的陪同下,前往中院扶贫点鲁山县赵村镇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
刘冠华院长首先传达了省市专题会议精神,接着认真听取该镇扶贫工作情况。他指出,扶贫工作事关大局,影响深远,需要上下同心同向,共同发力。对此他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是要认清差距。要认清自己的工作与全省、全市、全县工作的差距,甚至要具体到村与村的差距,只有全面认清差距,积极面对差距,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努力缩小差距,最终完成脱贫攻坚的总目标。
二是要贴近群众。精准扶贫,就是要针对贫困群众的不同情况,强化调研,贴近实际,分户施策,确保每个贫困户都能按期完成脱贫目标。但怎么才能做到精准呢?那必须要深入到村,深入到贫困户中,了解当地情况,了解贫困户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向。联系点主要领导每周要到点上一次,督导指导扶贫工作,每月至少要住在村里一次,密切党群关系,搞好脱贫规划,工作要实更要贴近群众。只有做到全面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扬长补短,达到“精准”的目的。
三是要积极动员。以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要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加大脱贫攻坚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广泛宣传扶贫政策,积极鼓励贫困户,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增强贫困户的脱贫信心。
四是要产业带动。要深入农户贴心聊天,要聊出脱贫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找出产业带头人,挖掘我们当地适合发展的项目,老百姓们愿意干的项目,引领农户激发内生动力。
五是要坚定信念。脱贫攻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我们现在存在差距,但我们要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这场攻坚战。
随后,刘冠华院长在赵村镇河南村支部召开了关于精准扶贫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刘冠华院长与该村驻村工作队长赵学军、第一书记段全军等人详细查看了贫困户建档卡,并就如何在河南村开展扶贫工作,怎么对村里现有的贫困户做到精准扶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谈论研究。
中午时分,在结束了对扶贫村的调研工作后,刘冠华院长一行人又来到了鲁山县人民法院中汤法庭进行视察。刘院长在参观了法庭的审判庭、干警休息室、干警娱乐室和干警餐厅等办公办案设施,听取了鲁山法院院长王宏伟就鲁山法院近期的工作汇报和中汤法庭庭长范江浩就法庭情况的汇报后,对法庭建设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指正,同时他又感慨道:基层法庭一直都存在着人员少、条件差的情况,法庭干警在这种条件下,还能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坚持在办案一线,能动司法,让辖区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非常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