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法官,接到您的电话后,我这两天就一直在凑钱,总算是把5万块钱凑齐了。您赶紧帮我把手续办一下,把这事情了结了,我也可以堂堂正正的做生意,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了!”听到这段连珠炮似的话后,执行法官雷耀松这才发现原来是这个星期一打电话催促过的被执行人胡某,手里拿着好几沓百元大钞,站到了他的面前。
事情是这样的:2015年起,家住鲁山县城某街道的胡某所开的超市从批发商马某手中进货,每次送货时由胡某的妻子出具欠条作为结算凭证。起初双发也没有约定固定的结账周期,2016年10月份,经双方核算扣除已付款,胡某共欠马某货款近25万元。为了讨回欠款马某多次讨要钱款均未果,无奈于2016年11月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组织调解双方于同年底达成协议,约定分期偿还欠款。此后胡某也一直按照在协议履行,但由于最近生意较为冷清,剩余的最后一笔9万元未按时支付,马某随即向法院提出了强制执行申请。
胡某得知被申请进入强制执行后,自以为法院也拿他没办法,也就没有理会。直到执行法官于2017年11月初找到其所经营的超市,并向其讲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后,胡某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赶忙向亲戚朋友借款4万元并当面交给了申请执行人,并表示现在做老赖的成本太大了,一旦被抓不但失去人身自由,街坊四邻传开了太丢人了, “再说没人愿意赊给我货物了,生意都很难做下去了。”
考虑到胡某经营有超市,有稳定收入短时间内也跑不了,执行法官在征求马某意见后,就同意给他一定时间继续筹措剩余案件款。期间,为了了解胡某动向,执行法官每两三天就会给胡某打的电话,询问钱准备的怎么样了,人在哪儿,胡某也老实回答。这样执行法官雷耀松心里也就放松了下来,开始忙活其他的案件了。今天见到胡某站在自己的面前,还真有点吃惊,随后就一边拨通申请人的电话,一边跟胡某说,你能够这样想就对了,现在正是解决执行难的紧要关头,要是执意往枪口上撞,只能自食其果!马某的电话接通后一方面对执行法官快速帮其要回案件款表示感谢,另外表示这两天他正在外地,回来后马上到法院领取执行款,就这样案件算是圆满执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