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法官,太感谢您了,我弟已经把钱打到我卡上了,搁在我们兄弟两人心里头的这块心病啊,总算是了了……”3月10日上午11点半,听到电话那头的大李这样说,鲁山县人民法院的孟铭杰法官长舒一口气。经过坚持不懈的调解,这对因房屋而引发矛盾的两兄弟终于打开了多年的心结,握手言和。
引发李氏两兄弟产生矛盾的房屋是一间门面房。早在2013年,为避免兄弟俩产生不和,他们的父亲就立下遗嘱,说明了几间房屋的归属。孰料,自2016年父亲去世后,两兄弟还是因为房屋的使用问题,多次对簿公堂。
承办法官孟铭杰接手时,已经是两兄弟的第三次诉讼了。此前,经过两级法院审理,房屋的归属问题已经明确,但弟弟小李却一直占着属于哥哥的那间,大李多次找小李要求其腾房搬离,小李却总是以种种理由推诿,万般无奈之下,大李只好将小李再次诉诸法庭。
接手案件后,孟铭杰法官考虑到两人因房产争议积怨多年,冷冰冰的判决可能会更加剧兄弟间的矛盾,不如先试试调解。
他利用疫情期间二人都在家的有利时机,一对一地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二人拉家常,吃准、摸透二人的想法。
3月10日,经过多次的沟通,他终于找到了原、被告利益冲突的平衡点,决定做一次深入的调解工作。
孟铭杰法官结合疫情期间媒体上的报道,和小李聊了许久。听了孟铭杰法官苦口婆心的劝说后,小李深受感触:“孟法官,你说得对,这世间无常,随时都会发生意外。现在俺爹俺妈都没有了,现在就剩俺哥跟俺最亲,我想跟他和好,还当好兄弟。你能不能问问俺哥,我给他60万元,他愿不愿意把那门面房给我,如果他愿意,我今天就给他汇过去35万元。”
看小李态度有所缓和,孟铭杰赶紧找到大李,“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兄弟’两字写着很简单,总共也就12画,却是人生最珍贵的手足情深。”孟法官情真意切的话语,让大李思绪万千,见此状,孟法官假装是自己的建议,说出了小李的想法:“你看,你现在工作也不错,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要门面房也没啥用,多半也是或卖或租,与其给别人还不如给你弟,你弟靠卖菜谋生,如果没了这间门面房,他以后的生活该有多难过啊。你们虽然争吵多年,但也一定不忍心看他落到这个田地吧?”
听到此,大李终于想通了,他不仅同意了这个建议,还主动提出,剩余的部分让小李两年内分期还清就行了,以免突然大量的金钱支出,让小李陷入困境。
在孟铭杰法官坚持不懈的努力调解下,争吵多年的兄弟不仅矛盾化解了,而且也学会了互相体谅,彼此理解。当天上午小李就把三十五万元人民币汇到了大李的银行卡账户上,于是,就出现了开头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