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李某因做生意向原告王某借款30000元并写了条据,之后李某生意失败,欠下多笔款项外出务工,王某多次向李某催要无果后逐诉至法院。受理该案后,行政(综合)审判团队发现被告李某此前已有一起案件缺席审理,经询问原告,得知被告父母在家,但因上门要账人多,被告父母拒不透漏被告联系方式。
4月9日,法官助理李川川和书记员前往被告家中。被告母亲开门后极不配合,拒不接收传票等手续,李川川法官耐心给她讲解“你儿子在困难时,是原告向他施以援手,即使困难也该给原告个说法,对吧。再说了,你儿子92年的,今年才28岁,如果将来这个案子进入了执行环节,他的名字出现在失信黑名单上,势必影响他和他的孩子以后的生活,现在当兵、考公务员都需要出具家属不是失信被执行人的证明呢”。听到此,被告母亲连忙说“他现在确实困难,为了还款出去打工,几年不回来,都不想当老赖,这该怎么办才好”。看被告母亲态度缓和,李川川继续从情从理给被告母亲讲了很多,被告母亲表示会与其儿子沟通,并劝其配合法院工作。
4月12日一大早,李某打来电话,表示愿意与原告调解。后通过单独调解、建立微信调解群调解的办法,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就此调解结案,当事人均表示满意。
另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与该案情况有相似之处。被告因在新疆务工无法赶回,李川川也是利用微信群调解的方式,成功化解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自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特别是立案形式多元化,大量经济纠纷案件涌进法院,此类案件案情不复杂,但因送达困难,成为制约纠纷解决难的最大问题。鲁山县法院行政(综合)庭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善用微信、短信等新形式积极开展工作,切切实实解决群众纠纷,让群众感受高效便民的司法服务。